先进封装清洗方法主要针对半导体封装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(如助焊剂残留、光刻胶、金属氧化物、颗粒等),确保芯片、基板、焊点等关键部位的洁净度,以满足高密度封装、3D封装、倒装芯片等先进工艺的可靠性要求。以下是先进封装清洗的主要内容及技术:
1. 清洗对象与污染物类型
(1)清洗对象
芯片表面:光刻胶残留、钝化层污染物。
基板/封装体:助焊剂(Flux)残留、焊料氧化、环氧模塑料(Epoxy)溢出。
键合界面:焊料表面的氧化层(如锡氧化为SnO₂)。
3D封装TSV(硅通孔):深孔内的颗粒和有机物污染。
(2)污染物分类
极性污染物:助焊剂残留(含松香、活性剂)、离子型杂质(如Cl⁻、Na⁺)。
非极性污染物:光刻胶、油污、环氧树脂。
颗粒污染:焊料飞溅、研磨碎屑(尺寸≤10 μm)。
展开剩余83%氧化物:铜/锡焊点表面的氧化层(CuO、SnO₂)。
2. 先进清洗方法分类
(1)湿法化学清洗
原理:通过化学试剂溶解、氧化或络合作用去除污染物。
典型工艺:
助焊剂清洗:
溶剂型清洗:使用异丙醇(IPA)、丙酮或专用氟系溶剂(如HFE-7100)溶解松香基助焊剂。
半水基清洗剂:含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溶液(如柠檬酸盐)去除顽固助焊剂,兼顾环保与清洁效果。
氧化物去除:
稀盐酸(HCl)或柠檬酸:去除铜/锡焊点氧化层,配合去离子水(DI Water)漂洗。
氢氟酸(HF):用于硅基TSV孔内氧化层腐蚀,需严格控制浓度(如HF:H₂O=1:50)。
颗粒与有机物清洗:
SC-1溶液(NH₄OH + H₂O₂ + H₂O):碱性环境下氧化有机物并络合金属离子。
SC-2溶液(HCl + H₂O₂ + H₂O):去除金属污染并钝化表面。
适用场景:倒装芯片、BGA焊球、TSV深孔清洗。
(2)等离子清洗(干法清洗)
原理:通过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体,利用高能粒子(如氧离子、氩离子)与污染物反应。
典型工艺:
氧气(O₂)等离子:氧化有机物(如光刻胶残渣)为CO₂和H₂O,适用于芯片表面清洁。
氩气(Ar)等离子:物理轰击去除颗粒,常用于TSV孔内清洗。
混合气体(如CF₄/O₂):用于去除氟系污染物(如残留的PVD薄膜)。
优势:无液体残留、适用于3D结构清洗、可增强表面润湿性(提升键合强度)。
(3)超声波/兆声波清洗
原理:利用高频振动产生空化效应,剥离污染物。
典型工艺:
超声波清洗(20-40 kHz):去除较大颗粒(≥1 μm),常用于基板预处理。
兆声波清洗(MHz级):清除亚微米颗粒(如TSV孔内≤0.5 μm颗粒),避免超声空化损伤晶圆。
配合试剂:去离子水、IPA或专用清洗液(如半水基溶剂)。
(4)激光清洗
原理:利用脉冲激光瞬间气化污染物,不接触材料表面。
典型应用:
去除焊点氧化层(如SnO₂)。
修复局部污染区域(如TSV孔边缘残留)。
优势:非接触、高精度、无热影响区(HAZ)。
(5)超临界流体清洗
原理:利用超临界CO₂(添加共溶剂如乙醇)溶解非极性污染物(如油污、光刻胶)。
适用场景:敏感材料(如MEMS器件)的低温清洗,避免化学腐蚀。
优势:环保、无液体残留、可精确控制溶解力。
3. 先进封装清洗的关键技术
(1)TSV深孔清洗
挑战:孔深比大(>100:1)、污染物难以通过常规方式去除。
解决方案:
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(PECVD)预清洗:在沉积前引入氧等离子体清洁孔壁。
兆声波+化学湿法联合清洗:高频声波震动配合HF/H₂O₂溶液去除氧化层和颗粒。
(2)扇出型封装(FO-WLP/PLP)清洗
挑战:超薄芯片(厚度<50 μm)易受机械应力损伤,需低应力清洗。
解决方案:
软刷+喷淋清洗:采用聚氨酯软刷轻柔刷洗,配合去离子水喷淋。
静电吸附(EBARA)清洗:通过静电场捕获颗粒,避免物理接触。
(3)3D封装键合界面清洗
挑战:混合键合(Hybrid Bonding)界面需原子级洁净度。
解决方案:
紫外臭氧(UV-O₃)预处理:氧化有机物并增强表面亲水性。
等离子体+RCA清洗:联合去除有机/无机污染物,确保界面无缺陷。
4. 清洗后处理与检测
(1)干燥技术
真空干燥:避免水分残留导致氧化(如TSV孔内残留水渍)。
氮气吹扫:超临界干燥替代传统热风,防止颗粒二次附着。
(2)洁净度检测
光学检测:使用显微镜(如SEM、AFM)检查颗粒残留。
离子色谱(IC):检测残留离子浓度(如Na⁺<10 ppb)。
接触角测试:评估表面润湿性(如水滴接触角<10°表示清洁度良好)。
5. 环保与安全要求
绿色化学:推广半水基清洗剂(如柠檬酸、生物降解溶剂)替代氟氯烃(ODS)。
废液处理:酸碱中和+蒸馏回收,符合RoHS和REACH法规。
安全防护:防静电服、手套,处理HF等危险试剂需在通风柜中操作。
发布于:江苏省诚信双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